刮板输送机作为工业重载输送的核心设备,其稳定运行直接决定生产连续性 —— 矿山井下的矿石转运、化工车间的腐蚀性粉料输送、环保领域的高湿污泥处理,若忽视维护,易出现链条断裂、刮板磨损、机槽腐蚀等故障,导致停机损失。科学的维护需覆盖 “日常监测 - 定期保养 - 故障排查 - 特殊防护” 全流程,结合设备工况与行业特性定制方案。
一、日常维护:每日必做的基础保障
日常维护的核心是 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,通过开机前、运行中、停机后的分阶段检查,规避 80% 的基础故障,单次维护耗时仅 20-30 分钟。
1. 开机前检查(5-8 分钟)
(1)外观与连接部件
检查机槽是否变形、法兰螺栓是否松动(扭矩需符合要求:M16 螺栓 35-40N・m),无轴刮板需确认叶片与衬板间隙(正常 3-5mm,超 8mm 需调整);
查看刮板链张紧度:用手按压链条,下垂量≤20mm 为正常,超 30mm 需通过张紧装置调整;
检查安全装置:急停按钮、断链保护、跑偏开关是否灵敏,防爆机型需确认接地电阻≤4Ω。
(2)动力与润滑系统
电机、减速器油位:减速器油位需在油标 1/2-2/3 处,油质清澈无杂质(首次运行 100 小时后需换油,后续每 2000 小时换一次);
轴承润滑:电机、链轮轴承需加注锂基润滑脂(型号 Li-2),油杯油量充足,无渗漏。
2. 运行中监测(10-15 分钟,分时段巡检)
(1)关键参数监测
温度: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轴承温度(正常≤70℃,超 80℃需停机)、电机温度(≤85℃);
噪音:用声级计监测运行噪音(正常≤85dB),异常噪音(如 “咔嗒声”“摩擦声”)可能是链条跳齿或刮板卡料;
物料状态:观察进料是否均匀、出料是否顺畅,大倾角机型需检查挡边是否漏料,无轴机型需留意是否有纤维缠绕叶片。
(2)实时调整
若发现刮板链跑偏(偏离机槽中心超 5mm),可微调张紧装置或中间架调平螺栓;
进料量突然增大时,需降低给料速度,避免过载导致链条断裂(可通过电机电流监测:超额定电流 10% 需减载)。
3. 停机后维护(5-10 分钟)
物料清理:敞开式机型需清理机槽内残留物料(尤其是黏性物料,可用压缩空气吹扫),密封机型需打开清理门清除积灰;
表面检查:擦拭电机、减速器表面粉尘,检查机槽防锈涂层是否脱落(脱落处需补刷防腐漆);
记录归档:填写维护日志,记录运行参数(如轴承温度、电流)、异常情况,便于后续追溯。
二、定期维护:按周期深化保养
根据设备工况与磨损规律,定期维护分为周、月、季、年四个周期,重点解决 “隐性损耗”,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故障。
1. 周维护(1-2 小时)
(1)核心部件检查
刮板磨损:用卡尺测量刮板厚度(磨损量超原厚度 30% 需更换),无轴刮板需检查叶片焊接处是否开裂;
链条维护:清理链节间积垢,检查销轴、套筒是否松动(可用手晃动链节,无明显间隙为正常),涂抹链条专用润滑油(型号 CKC 220);
托辊 / 导轨:检查中间支撑托辊是否转动灵活(卡滞需更换轴承),大倾角机型导轨磨损量超 2mm 需补焊耐磨层。
(2)辅助系统检查
吸尘 / 密封装置:密封机型检查法兰垫片是否老化(老化需更换耐油橡胶垫片),吸尘罩风量是否正常(可通过风速仪检测,罩口风速≥1.5m/s);
电气线路:检查控制柜内接线端子是否松动,变频器参数是否正常(如频率、电流上限设置)。
2. 月维护(2-4 小时)
(1)动力系统深度保养
减速器:检查有无渗漏油(结合面渗漏需更换密封胶),油质检测(若油色发黑、有杂质需换油),更换油过滤器;
电机:拆开电机端盖,检查绕组绝缘电阻(≥0.5MΩ 为正常),轴承加注润滑脂(填充量为轴承腔 1/2-2/3)。
(2)张紧装置维护
螺杆张紧:清理螺杆上的铁锈,涂抹防锈油脂,检查螺母是否松动(松动需加固并锁定);
液压张紧:检查液压油位(低于油标 1/3 需补充),测试压力是否稳定(正常 10-20MPa),更换液压滤芯。
3. 季维护(4-6 小时)
(1)承载部件检测
机槽:用测厚仪检测机槽底部衬板厚度(陶瓷衬板超 10mm 磨损需更换,碳钢衬板超 50% 厚度需更换),检查侧板是否变形(变形量超 5mm 需校正);
刮板链:测量链条伸长量(原节距 100mm 的链条,伸长超 3mm 需截短或更换),检查链轮齿面磨损(齿顶磨损超原厚度 20% 需更换)。
(2)安全与控制检查
保护装置校准:断链保护传感器(张力阈值重新设定:重载机型 1.2 倍额定张力)、跑偏开关(触发角度调整为 15°);
控制系统:PLC 程序备份,触摸屏参数校准,模拟故障测试(如断链、过载时停机是否正常)。
4. 年维护(8-12 小时,停机全面检修)
(1)核心部件拆解
刮板链:整体拆除链条,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链节焊接处是否有裂纹,销轴、套筒磨损超 0.5mm 需更换;
驱动装置:拆解驱动链轮,检查轮毂与轴的配合间隙(超 0.1mm 需重新装配或更换),电机轴承清洗后检测游隙(超 0.05mm 需更换);
机槽:清理机槽内积垢,修补腐蚀或磨损部位(碳钢机槽补焊,不锈钢机槽氩弧焊修复)。
(2)系统调试与验收
空载试运行:组装后空载运行 30 分钟,检查链条运行是否平稳、有无异响,电机电流是否正常(空载电流≤额定电流 30%);
负载测试:加载至额定负荷的 80%、100% 各运行 1 小时,验证输送量(偏差≤5%)、轴承温度(≤70℃)、噪音(≤85dB)是否达标;
验收归档:出具维护报告,记录部件更换情况、测试数据,制定下一年度维护计划。
三、常见故障排查:精准定位与应急处理
刮板输送机的故障多与 “磨损、过载、对准偏差” 相关,需结合症状快速定位原因,避免盲目拆解(尤其是矿山井下、化工防爆等特殊场景)。
1. 输送量下降
常见原因
刮板磨损严重(与机槽间隙超 10mm,导致物料泄漏);
链条张紧度不足(打滑,牵引力下降);
进料口堵塞(物料搭桥或结块)。
解决方法
更换磨损刮板(选择与原机型匹配的厚度:重载机型 12-16mm Mn13 钢,轻载机型 6-10mm Q235 钢);
调整张紧装置(螺杆张紧顺时针拧动,液压张紧加压至 15MPa);
清理进料口(黏性物料用振动器或高压空气吹扫,块状物料人工破碎)。
行业适配提示
矿山机型:需检查是否有大块矿石卡滞刮板(可通过观察窗或停机拆解确认);
无轴机型:重点排查叶片是否被纤维缠绕(如污泥中的塑料袋、秸秆)。
2. 链条故障(跳齿、断裂、异响)
常见原因
链轮齿面磨损(齿形变形,啮合不良);
链条过载(进料量超额定值 30% 以上);
链条润滑不足(链节间干摩擦,磨损加速)。
解决方法
跳齿:更换磨损链轮,调整链条张紧度,确保啮合间隙 0.5-1mm;
断裂:紧急停机,拆除断裂链节,用备用链节临时连接(需确保同轴度,偏差≤0.1mm),后续更换整段链条;
异响:清理链节间积垢,加注链条专用润滑油(CKC 220),检查链轮与电机的同轴度(偏差超 0.2mm 需校正)。
应急注意事项
防爆场景:需使用防爆工具,避免产生火花;
井下场景:更换链条时需搭建临时支撑,防止链条坠落伤人。
3. 刮板链跑偏
常见原因
中间架安装不平(左右高度差超 5mm);
刮板受力不均(单侧刮板磨损严重);
大倾角机型挡边磨损(物料侧漏导致受力偏移)。
解决方法
调平中间架(松开固定螺栓,用水平仪校正,高度差≤2mm);
更换单侧磨损刮板,确保两侧刮板高度一致(偏差≤1mm);
修补或更换挡边(大倾角机型挡边高度需≥物料粒径的 1.5 倍)。
4. 机槽腐蚀 / 磨损过快
常见原因
物料腐蚀性强(如化工行业的盐酸盐、电镀污泥);
物料硬度高(如矿山的石英砂、建材的熟料);
无耐磨 / 防腐措施(普通碳钢机槽直接接触特殊物料)。
解决方法
腐蚀:316L 不锈钢机槽补焊(化工机型),碳钢机槽涂刷防腐涂料(如聚四氟乙烯涂层);
磨损:机槽底部加装陶瓷衬板(厚度 15-20mm,超硬物料场景)或堆焊耐磨合金(D212 焊条);
预防:定期检查防腐 / 耐磨层,破损面积超 10% 需及时修补。
四、特殊工况维护:行业定制化方案
不同行业的刮板输送机面临 “高温、腐蚀、卫生级” 等特殊需求,需针对性调整维护策略,避免通用方案失效。
1. 矿山 / 煤炭行业(重载、高磨损)
维护重点
每日检查刮板、链条磨损(用卡尺测量,磨损量超 30% 立即更换);
每周清理机槽内积矿(尤其是井下机型,避免堵料导致过载);
每月检查耐磨衬板(陶瓷衬板脱落需及时更换,避免机槽直接磨损);
雨季加强电机防潮(井下湿度超 80% 时,电机需加装除湿装置)。
案例参考
某铁矿刮板输送机因未及时更换磨损衬板,导致机槽底部磨损穿孔,停机维修
3 天,损失产量 7.5 万吨,后续制定 “衬板磨损量超 5mm 必换” 的标准,年减少停机 2 次。
2. 化工行业(腐蚀、易燃易爆)
维护重点
每日用清水冲洗接触物料的部件(如埋刮板输送机的机槽、刮板),检查不锈钢表面是否有锈斑;
每周检测密封件(机械密封的动 / 静环、法兰垫片),腐蚀老化需更换(优先选四氟垫片、PTFE 密封件);
每月检查防爆部件(防爆电机的防爆面、静电接地装置),确保无损伤、接地电阻≤4Ω;
避免使用铁质工具(防止产生火花),优先选用铜制或塑料工具。
3. 食品 / 制药行业(卫生级、防污染)
维护重点
每次停机后用 80-90℃热水清洗机槽、刮板(配合食品级清洗剂),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;
每周拆卸刮板、清理门进行彻底消毒(采用紫外线或蒸汽灭菌,温度 121℃,时间 30 分钟);
每月检查刮板焊接处是否有物料残留(可用内窥镜观察,残留需用专用刷子清理);
维护记录需详细归档(清洗时间、消毒剂型号、检测结果),满足 GMP 认证要求。
4. 环保行业(高湿、黏性)
维护重点
每日停机后立即清理机槽内残留污泥(无轴机型需用高压水枪冲洗叶片),避免结块;
每周检查防黏涂层(机槽内壁的聚四氟乙烯涂层),脱落面积超 5% 需重新喷涂;
每月检查振动器、排水孔(确保振动正常、排水通畅,避免水分积聚导致腐蚀);
雨季加强电机防水(户外机型需加装防雨罩,电机接线盒密封)。
五、维护核心原则与成本控制
1,适配性优先
重载机型(矿山):优先保障刮板、链条的耐磨性能,选用 Mn13 钢、陶瓷衬板,延长更换周期;
腐蚀机型(化工):坚持 “预防为主”,定期防腐处理,避免部件腐蚀报废;
卫生级机型(食品):严格按 GMP 要求维护,避免因污染导致产品报废。
2,备件管理
易损件(刮板、链条、密封件)按 “10% 用量 + 3 套应急” 储备,型号与原设备一致(如模锻链的节距、刮板的尺寸);
建立备件台账,记录采购时间、更换周期,避免备件过期或短缺。
3,人员培训
维护人员需掌握 “看、听、测” 技能:看参数(温度、电流)、听噪音、测磨损量;
定期开展应急演练(如链条断裂、机槽堵塞的处理),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快速响应。
总结:维护是 “隐性的生产力”
刮板输送机的维护不是 “事后维修”,而是 “全周期价值管理”—— 通过日常巡检规避小故障,定期保养延长部件寿命,故障排查减少停机时间,特殊工况定制防护方案。科学的维护能使设备故障率降低 60% 以上,寿命延长 50%,年节省维护成本 10-30 万元。对于企业而言,重视刮板输送机维护,本质是保障生产连续性、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举措,更是实现工业绿色高效运转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