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枢纽,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。这些粉尘不仅影响周边环境质量,还会对设备运行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九正通明除尘厂家深耕行业多年,对热电厂的产尘环节及粉尘特性有着深刻且全面的认知。下面,就为大家详细解析热电厂主要的产尘环节及其产生粉尘的独特特性。
一、燃煤锅炉:热电厂粉尘的主要源头
燃煤锅炉是热电厂最主要的产尘环节,煤炭在炉膛内的燃烧过程是粉尘产生的核心。当煤炭进入锅炉后,经过高温燃烧,其中的可燃物充分燃烧释放能量,而不可燃的矿物质则会形成灰烬。这些灰烬一部分会落在炉底形成炉渣,另一部分则会被烟气携带形成飞灰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锅炉粉尘。
从成分来看,锅炉粉尘复杂多样,主要包含二氧化硅、氧化铝、氧化铁等矿物质成分,此外还可能含有钙、镁、钾、钠等金属氧化物。这些成分的占比会因煤炭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比如燃用烟煤时,粉尘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相对较高;燃用褐煤时,粉尘中的水分和挥发分含量则会增加。
在粒径分布上,锅炉粉尘呈现出较广的范围,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不等。其中,小于 10 微米的细微颗粒(PM10)和小于 2.5 微米的超细颗粒(PM2.5)占比相当高。这些细微颗粒具有极强的扩散性,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,不仅是形成雾霾的重要诱因,还能轻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,对肺部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。
同时,锅炉粉尘伴随着高温烟气产生,其温度通常在 120-180℃,部分工况下甚至会更高。高温环境使得粉尘具有较高的活性,容易与烟气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,进一步增加了粉尘的复杂性。
二、煤粉制备系统:可燃性粉尘的集中产生地
煤粉制备系统是将原煤加工成符合锅炉燃烧要求的煤粉的环节,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煤粉粉尘,是热电厂另一重要的产尘源头。
原煤首先经过破碎设备破碎成较小的颗粒,然后进入磨煤机进行研磨。在破碎和研磨过程中,煤炭受到机械力的作用被粉碎,产生大量的煤粉粉尘。这些粉尘的粒径非常细小,一般在 20-100 微米之间,具有良好的流动性,很容易在空气中扩散。
从成分上来说,煤粉粉尘的成分与原煤基本一致,主要由碳、氢、氧、氮、硫等元素组成,其中碳元素占比较高。正因为含有大量的可燃成分,煤粉粉尘具有极高的可燃性。当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(通常为 45-500g/m³)时,遇到明火、静电火花等火源,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,威力巨大,对设备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
另外,煤粉粉尘具有很强的吸附性,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,附着在设备表面。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散热性能,导致设备温度过高,还可能堵塞设备的管道和阀门,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。而且,长期附着的煤粉粉尘如果清理不及时,还会增加自燃的风险。
三、灰渣处理系统:粗颗粒粉尘的主要释放处
锅炉燃烧产生的炉渣和除尘设备收集下来的飞灰,需要通过灰渣处理系统进行输送、储存和外排,这一过程也会产生大量粉尘,是热电厂不可忽视的产尘环节。
灰渣处理系统产生的粉尘主要是灰渣在输送和转运过程中,由于碰撞、摩擦和气流扰动而产生的。这类粉尘的粒径相对较大,大部分在 100 微米以上,属于粗颗粒粉尘。虽然其扩散能力不如锅炉粉尘和煤粉粉尘,但排放量极大,一旦处理不当,会在厂区周边形成明显的粉尘污染,影响土壤和植被生长。
从成分来看,灰渣粉尘的成分与锅炉飞灰类似,主要是二氧化硅、氧化铝、氧化铁等矿物质,但其中的钙、镁等氧化物含量可能会更高。同时,由于灰渣在锅炉内经过高温燃烧,部分成分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一些具有腐蚀性的物质,如硫酸盐、磷酸盐等。这些腐蚀性物质会对灰渣处理设备和除尘设备造成腐蚀,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。
此外,灰渣处理系统的粉尘温度相对较低,一般在常温到 50℃之间,这与锅炉和煤粉制备系统产生的高温粉尘形成了鲜明对比。但由于灰渣粉尘的排放量较大,且往往在露天或半露天环境下产生,容易受到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,形成二次扬尘,进一步扩大污染范围。
四、其他辅助产尘环节及粉尘特性
除了上述主要产尘环节外,热电厂的一些辅助环节也会产生少量粉尘。比如原煤的卸车、储存和输送过程,原煤在转运过程中会因洒落和风力作用产生粉尘,这类粉尘的粒径和成分与原煤相似,但浓度相对较低;还有锅炉的检修过程,打开炉膛或烟道时,内部残留的粉尘会扩散到空气中,其特性与锅炉粉尘基本一致。
这些辅助环节产生的粉尘虽然在总量上不如主要产尘环节,但也会对局部环境造成影响,同样需要引起重视。
深入了解热电厂各产尘环节及粉尘特性,是制定有效除尘方案的前提。九正通明除尘厂家正是基于对这些特性的精准把握,才能研发出针对性强、效果显著的除尘设备,为热电厂的粉尘治理提供有力支持。如果您想了解针对不同粉尘特性的除尘方案,欢迎随时咨询九正通明。
九正通明欢迎您来厂考察,报销来费,免费获得除尘设备解决方案咨询热线:400-9261-511